我不相信广告,尤其排斥代言。
装修公司总不会亏,代言和广告意味着装修公司收了业主的钱之后,用到业主家的钱变少了。
中博是做工装的朋友推荐的,杭州本地的装修公司。
去年就去他们在和平会展中心的总部参观过,数万平方米,各大建材品牌都有入住。
中博大展馆外的角落上是一小间圣都的门店,大概是收了中博的钱来做反衬的。
这里有段小插曲,虽然找的第一家装修公司就是中博,但期间还看了MP、DYRS、JTL等,过了1个月才定下来。
反面教材1:MP
去金城路中博的第二天,MP竟来了电话,门店离家很近,晚饭后散着步就找上门去。
设计师穿着十分朴素,说起话来:“装修只要做到中等,就有业主会介绍生意”。
……
出了门就把联系方式删了。
后来MP的销售还打过N个电话,说什么给换设计师。
本来印象就不好,电话接得头皮发麻。
反面教材2:DYRS
我是绝不会去找经常能看到广告的装修公司的,于是SD、JD等所谓大装修公司提前出局。
楼下阿姨推荐了市心北路雷迪森的DYRS,说是她家装得很满意。
作为上市公司,很容易查到相关信息。
查到它2016年之前采用的是加盟商模式,效果不好,后来改成了自营。
聊过一轮后,对设计师的光线设计感到很满意,考虑到整体价格比其他装修公司高了30%,算打个平手吧。
出局的锅得店长背。
刚开始的客户经理很难沟通,于是换了个。付款方式上我们要求有尾款,店长出面后,声称要给领导打电话,回来说的方案竟然跟第一次见面时客户经理说的方案是一样的。
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。
这个店长一定是之前的加盟商转过来的,受伤的手大概就是被其他业主打的吧。
付款方式上双方的差距太大,毕竟装修的关键在于施工,付款太早、没有尾款是很难让人放心的。
反面教材3:JTL
JTL是规模比DYRS大很多倍的上市公司,只是以工装为主,2016年才正式进入家装。
起初我是很认同它的模式的,先装修后付款,高中低几个套装,跟买汽车似的。
坑是坑在价格体系上。
比如宣传页上写的是1388一平,包含瓷砖、木地板等主材,看着超值。
出局原因是套路太深。
进了门就开始涨价,先是价格要按户内面积除以0.8计算,再是要收15%管理费,换算一下是1388/0.8*1.15=1995元/平。
客户经理说漏嘴提到了圣都,我一查,好的嘛,不就是照搬了圣都那一套,瞬间印象分减半。
各项价格都比圣都高一丝丝,定位精准哈哈哈。
正面教材:
最后怎么又定了中博呢?
其实我们一直就没有放弃中博,
从第一次交流,我们就对设计师非常满意,认为她在功能上的设计比DYRS的S姓设计师要更好,而如果是180平以上的户型,可能S会更适合。
之所以会让DYRS和JTL出场的主要原因是中博之前在美哉美城做的一些房子反馈不佳,去工地看了也有点失望。次要原因是,交定金送家电砸金蛋抽奖那套过于土嗨。
期间,我一直在尝试找个信得过的项目经理,都拉出来做私活,优点是品质可控,缺点是装修完成后没有保修。这样的人很难找。
12月25日当天,再次跟童经理见面,她给出了诚意满满的价格+令人满意的付款方式+优选的项目经理。
历时一个月的找装修公司终于告了段落。
期间还有LF、LG等装修公司有过简单的交流,略去不表。